周松林,男,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荷泽市。199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,获学士学位。现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工作室主任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青岛大学十佳教师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获奖并被收藏。
连环画是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,然而随着数字化多媒体等技术发展,“小人书”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。于是,“架上连环画”应运而生,并迅速登上艺术的殿堂。
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工作室主任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周松林副教授,是目前国内 “架上连环画”的代表画家之一。他所创作的 《东北抗日联军英烈十四年》、《我的爷爷和长征》、《黄河在咆哮》等连环画作品多次斩获全国大奖。
上世纪70年代末,菏泽东明县。一个小男孩上下打量着母亲画的牡丹,他很好奇那管毛笔如何勾勒点染出这般绚烂的花朵。淋漓的墨迹和浓郁的色彩让他深深着迷。
他就是周松林,生长于东明县城郊一个工人家庭。父亲是一名会计,是从“描红时代”过来的;母亲是一名做衣服的工人,对纹样、图案很感兴趣,也很喜欢画画,画牡丹、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。纸香墨飞中,艺术的种子悄然播入了周松林幼小的心田。
“我5岁上学,从小喜欢看连环画。学校门口有旧书摊,2分钱能看一下午。我也喜欢画画,当时有美术课,但系统学习美术是到高中。”周松林说。
周松林兄妹五人,他年龄最小,哥哥姐姐也在读书,日子本就捉襟见肘。就当时的收入而言,画画颜料无疑是昂贵的,但父母还是省出钱来支持他。他的天赋也开始显露出来,高二那年就考上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。
大学是通识教育,特别是师范类专业,国画、油画、设计等什么都学。与单纯学国画或油画相比,这样的好处是“营养”比较全面。1996年大学毕业后,周松林没有去当美术教师,而是成为了一名警察,主要负责搞宣传。
在今年的“章莹颖案”中,模拟画像作为一种刑侦手段引发了广泛关注。其实,周松林做警察时,就曾画过模拟画像。“主要是在一些有目击者参与协助调查的案件中,通过画笔来描绘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。”周松林说,“因为是突发事件,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只有一刹那的印象。我一边画,目击者一边说:眉毛再浓一点,眼睛再大一点,双眼皮去掉一点,再加点胡子……这个过程非常繁琐。正常画像两个小时就非常细了,但模拟画像有时能画一天。现在做模拟画像,系统里有各种素材,相对容易一些。1996年那时候是完全凭口述来画。有的目击者说,嫌疑人‘眼露凶光’,这个‘凶’怎么画?我觉得就像中国画里的‘意’一样,是个很玄的东西。”
事实上,周松林画过模拟画像的犯罪嫌疑人,最终全部被缉拿归案。
周松林从小最喜欢的一套名为 《嘎达梅林》的连环画,作者是著名画家赵奇。“绝大多数连环画都采用以线描或油画方式,而《嘎达梅林》无论从构图、情节还是人物刻画上,都形成了一种浮雕般的感觉,非常震撼。我小时候买的那一套,现在还珍藏着,对我的影响非常大。”他说。
当了警察后的周松林,还是想继续画画,于是他选择了考研。1998年,赵奇正好开始招研究生。周松林果断报名并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,成为赵奇的第一届研究生。
在中国画的人物画领域,赵奇是一位有突出成就的画家,1996年曾被评为中国文联美术界的“世纪之星”。“无论在做人还是做学问的态度方面,赵奇先生都给了我很多指引和帮助。”周松林说,赵奇曾说过一句话“我不在教室就在画室”,而他的教室和画室都在鲁迅美术学院院内。
2001年,周松林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青岛大学。他内心笃定了一种想法,“我要把从赵奇先生那里学到的做人、做学问的东西,再传递给我的学生。”就这样,一教就是十六年,已逾不惑之年的他,如今也已桃李满天下。
但周松林很清楚,自己在中国画领域仍然年轻,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。他主要画写意,以人物为主,兼及山水、花鸟,同时工笔画也曾入选全国美展。
从2014年底起,周松林开始正式创作连环画。“我从小就有连环画情结,导师赵奇先生又是画连环画出身的,但我此前没正式画过,我决心试一试。”于是,他开始潜心进行研究。他选择的是“架上连环画”,这已经脱离了“小人书”的概念,而是一种系列性的、一种情节性的,一种组合性的,多幅的创作。原先的连环画都有标准尺寸,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也都有限制,但“架上连环画”就没有那么多束缚,比较宽松,也更便于展示。周松林先后画了红军、东北抗联、八路军等多种题材,入选了最近几届连环画大展并获奖,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。
看过周松林连环画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宁静的庄严和沧桑的质感。这不仅因为题材,还因为其中的人物如山石般坚硬,有着刀斫斧劈般的力道。对于这些作品,他投入了深沉的感情。
创作一个题材,周松林往往需要两年时间。前一年半进行实地探访,查阅大量资料,进行详细而精确地考据,然后再花半年时间来画。比如,为了画长征题材,他曾先后前往长征出发地、泸定桥等重要地点采风,去当地的展览馆中寻找文史资料,慢慢在心中形成一条大的脉络。一般一次连环画展览需要八到十张作品,而周松林却要正式构图三十余张,素材则数不胜数,最后再从中精炼十张左右。
为了寻找当年硝烟弥漫的感觉,周松林往往要在画画之前,看大量的影视剧。创作过程中,他也喜欢听《国际歌》《十送红军》等革命歌曲,为自己鼓鼓劲,也便于让自己全面沉浸其中。有一次,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:“你们见过谁听着《国际歌》,画长征题材的?”一时间,引来点赞无数。
周松林的笔下,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怀,这也是与鲁迅美术学院的传统一脉相承的。“鲁迅先生曾说,木刻是最有力的武器,我画革命题材也是这样。很多时候,我就从一个普通战士的角度,来表现那一段历史。”周松林说,“作为一个公民,就要爱国、爱家、爱自己的事业,爱国不是整天喊口号,而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用实际行动来表达。”
“真诚地对待孩子们,真诚地对待绘画,真诚地对待生活。”这是周松林多年来一直秉持的原则。他深深地懂得,唯有真诚地去倾听和感悟,才能切中时代的脉搏,才能一步步靠近艺术的彼岸。
(文章转自《曲阜师大报》2017-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