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坐在综合教学楼一楼的教室,望着秋实园里来来往往的人儿,竟然有些恍惚。想起一年前,自己还是一位不谙世事只会埋头读书的高三学生。转眼间,已在曲园,经历着与她的相遇与相知。人人都不相信缘分,但当缘分降临时,人们往往会惊喜她的到来。比如我和曲园的故事,好像就是那冥冥中最为奇妙的缘分。
报道那天十分兴奋。或许是因为被曲园古风古韵的建筑风格所吸引,又或许是被迎新的师哥师姐的热情所感染。自己出来大学,对周围的一切都还处于陌生状态,但却因为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曲园的归属感和最为真诚的关心。这也是今年我参加20级迎新生的原因,我想这应该也是曾经师姐师哥来迎新的原因。这是我在曲园学到的第一点,就是传承。

因为疫情,在我记忆中的曲园只有秋天和冬天,还有那些在西联教室前读书考研的师哥师姐。来学校的第一天就曾听游园的师姐说过“有光的地方就有我们曲师大人在读书”。亲眼见过,才知道什么叫做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”。即使是在深秋和寒冬,西联教室前的人只增不减。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披着厚厚的被子,坐在军训时用的小板凳上,只在一隅,但却拥有了全世界。每当我也在萃华园背书的时候,都会想起在西联教室前的师哥师姐,他们好像给了我某种力量,让我觉得在园子静静地背书其实是一种享受。它会让你静下来,静静享受花草和文字所带来的心灵的平静与安宁。好像自己是一位古人,在山水间吟诗作画,乐哉悠哉。这种感受是我在曲园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曾感受到的。
今年算是与曲园相遇的第二年,又恰巧赶上了我们学校校庆65周年。老师们说从60周年到65周年这五年,是我们学校飞速发展的五年,是值得庆祝的五年。精益求精,热情阳光,争创一流,有幸感受到了她的成就与辉煌。曲园散发的独特的魅力,为自己作为一名曲园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。所以,我报名了65年校庆志愿者。希望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,为我们的曲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,和众多老师,师哥师姐还有志愿者们一起办好这意义非凡的65年校庆。同时也让社会大众看到我们的发展与进步。你的过去我们来不及参与,但未来一定奉陪到底。下一个五年,一定是更好的曲园。
听说春天的曲园很美。无缘遇见。但幸好来日方长,我们来日再见。
(韩青化祎,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)